冰雪未融暖意浓|上百位爱心人士新春慰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昨日,“2018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新春慰问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持续至除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冒着严寒,行走在南京、句容、宿迁等地街头,身上却散发着融融暖意。他们在新年伊始,怀揣春节慰问金、慰问信和春联,拿着爱心企业捐赠的物资,带着全社会的问候与关怀,上门慰问所有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幸存者!
爱心人士、爱心单位齐聚纪念馆
一大早,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媒体齐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由纪念馆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与南京发布工作室承办的“2018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新春慰问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爱心企业为每位幸存者准备了慰问品。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已是第二次参与新春慰问活动,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和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加。
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毅先生表示,企业应当为传播和平事业、传递历史真相承担责任,“未来会配合纪念馆组织的各项活动,联合各家爱心企业,为幸存者老人们送去持续不断的温暖。”

雨润控股集团副总裁钱毅先生(左一)代表公司向纪念馆捐赠慰问品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为铭记这段历史、关爱历史见证者所做的努力,“最新研究表明,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对幸存者大脑的影响可持续80年之久,带给他们一生的创伤。这种创伤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淡,所以,我们今天去走访这些老人家,就是要在他们深深的烙印上增加一些温暖。纪念馆照片墙上幸存者的照片命名为‘历史的凝视’,虽然有老人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的目光没有离开这段历史,仍凝视着这段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铭记这段历史,有义务去关怀这些饱经创伤的老人们。”
启动仪式结束后,志愿者领取慰问物资,他们被分为63组,每组慰问1至3位幸存者。幸存者中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也有80多岁。有些老人因身体状况不佳,正住院治疗,志愿者还将去医院慰问老人。

南京商业学校的志愿者(身着蓝色校服)协助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工作人员发放慰问物资
纪念馆率先上门慰问幸存者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和志愿者们前往葛道荣老人家中慰问,葛老今年已经92岁,但依然精神矍铄。张建军馆长说:“看到您身体好,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祝福您健康长寿!”

葛道荣老人(左二)向小学生志愿者讲述80多年前的那段惨痛遭遇

张建军馆长向葛道荣老人送上慰问品
葛老抱着孩子们激动地说:“我的童年是苦难的、寒冷的,你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温暖的,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


葛老与志愿者合影
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和志愿者吴宇律师前往夏淑琴老人家中慰问,为老人送去新春祝福。

陈俊峰副馆长(右一)、吴宇律师(左一)与夏淑琴老人合影

2月1日,陈俊峰副馆长前去医院慰问李素云老人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和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往岑洪桂老人家中慰问。岑老今年已经94岁,但身体很硬朗。岑老家中的墙上挂着2014年国家公祭仪式上,他作为幸存者代表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的照片。岑老说:“感谢纪念馆,纪念馆工作人员像我的亲人一样。”

岑洪桂老人(前排左一)

凌曦副馆长向岑老送上春联、“福”字等慰问品
本次活动计划招募112位志愿者,但招募信息发出后社会各界踊跃报名,目前,已经招募到170位志愿者。
他们中有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有南京女子监狱的民警、有南京邮政“亲情助老”邮路的投递员、有承担报道任务的媒体人……
南京女子监狱的民警志愿者
南京女子监狱有52位民警参与慰问,其中23位带着孩子参加。

监狱民警经伟带着女儿慰问康复龙老人

监狱民警叶宁(左二)带者儿子(左一)和志愿者慰问伍正禧老人

监狱民警赵红梅、李华带着孩子慰问马秀英老人

监狱民警张斌、刘佳带着孩子慰问魏桂如老人

监狱民警丁丽、刘晓慧带着孩子慰问朱惟平老人

监狱民警殷筱霞带着孩子去医院慰问杨秀英老人
监狱民警沈荣华带着孩子慰问马月华老人,老人拉着孩子的手说:“你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监狱民警张淼去年就参加了新春慰问幸存者活动,当时她慰问了王秀英老人。昨天,她再次上门慰问王秀英老人。

张淼与王秀英老人合影
学生志愿者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的学生志愿者们,下周将前往幸存者家中慰问。

该校高二学生张沛然代表学生志愿者发言:“作为一名南京的高中生,有责任为传播这段历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心中怀有一份责任:传播历史、捍卫和平,我一定会为之努力!”

去年初,南京商业学校老师茆锐主动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联系,他带领同学们参加了2017年新春慰问活动。今年,18位同学再次参与慰问,他们平均年龄17岁。

沈河成同学慰问朱秀英老人

张宇同学慰问石秀英老人

李妙婷同学慰问周意琴老人

张名伟同学慰问吕金宝老人(左二)

邵俊杰、翟飞两位同学慰问王津老人

张其然,李妙婷两位同学慰问高如琴老人

高如琴老人的亲属给纪念馆和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发来感谢信
20位来自南京宇通实验学校的学生志愿者报名参与慰问。下周,他们将分头上门慰问幸存者。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欧阳燕带着今年高三的女儿参加活动,她的女儿欧阳秋怡还是纪念馆一名英语讲解志愿者。她希望孩子通过这次活动体悟历史、承担社会责任。

他们上门慰问熊淑兰老人
南京邮政“亲情助老”邮路的投递员志愿者
18位南京邮政“亲情助老”邮路的投递员将陆续前往南京栖霞、江宁、六合、浦口等地慰问幸存者。

投递员上门慰问王如富老人

投递员上门慰问王恒老人(右一)
爱心女企业家志愿者
今年1月,“金陵之声诗向远方朗诵团”的创立者汤德珍女士向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捐赠了10万元,用于对幸存者的援助。汤德珍女士说:“投身于关爱幸存者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感觉很充实,这也是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下周,她将带着儿子上门慰问刘民生、潘巧云、方素霞老人。

汤德珍女士(身着米色大衣)在纪念馆展厅中参观
3岁小女孩志愿者
54岁的阿公、阿婆牵着3岁的小女孩刘芯圩去慰问幸存者,阿婆说:“跟她说南京大屠杀期间有很多孩子被杀害,她哭得很伤心。跟她说幸存者老人,她也懂。”

爱心媒体的记者志愿者
国家公祭网、南京发布、南京日报、南京头条、腾讯·大苏网、新华网·江苏、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硬腿子、红南京等爱心媒体的记者们全程跟踪报道,还带着慰问品走访幸存者。

“硬腿子”记者袁琳(右一)和“红南京”记者上门慰问关舜华老人(左二)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记者于倩前往句容慰问巫吉英老人

临走时,巫吉英老人和家人特意出来相送,老人笑着说“再来啊!”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记者张玲前往一家位于南京安德门的养老院,慰问已有93岁高龄的史桂芳老人
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爱心单位
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关爱与帮助!
我们也呼唤更多人
加入到关爱幸存者的队伍中来
为老人们送去持续不断的温暖!
本期编辑:李雪晴 许晶晶 杨梦秋 潘琳娜
摄影:蔡美婷 许特达

发布日期
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