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170070人!
今年的“五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全是人人人人!世界各地观众纷至沓来,参观人数再刷新高。 






















据统计,“五一”小长假三天共计有超17万人次观众来到纪念馆参观,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为做好接待工作,纪念馆启动大客流应急预案,制定多项服务保障举措——跨部门协同,精细化运行,志愿者服务……纪念馆“五一”假期在超大客流运行中完美收官。
1
感怀· 镜头定格这一刻
你的到来 你的耐心等待















54892 + 62717 + 52461,今年“五一”小长假3天,总计有170070人次观众前来纪念馆参观。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内人挨人,却井然有序。为了在大客流情况下,观众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纪念馆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治安大队队员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翻阅资料,眼睛则盯着监控屏幕,以便发生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纪念馆讲解员团队是与观众接触最紧密的一群人。她们在人群中讲解,汗水浸透了衣服。此外,背着医药箱的急救志愿者们一遍遍巡馆,哪里有观众不适,他们就会立刻赶到现场。
跨部门协同、精细化运行、志愿者服务……我们的态度是只要你来,我们就妥妥妥妥妥妥妥滴保障好!
2
感念 · 心碎那一瞬
徐州老妈妈掉眼泪


徐州老妈妈张东侠今年83岁。她在儿子儿媳以及孙子陪伴下,第一次走进纪念馆。在雕塑广场“母亲”雕塑前,坐在轮椅上的老妈妈止不住掉眼泪,拿着纸巾轻轻地擦。
她说,现在日子好了,想想过去,战争年代的人们,真是受苦遭罪了,“我是当妈的,知道这种苦。”她的孙子种光宇是名90后,他计划利用“五一”小长期,带奶奶在南京旅行一番,“这座城市见证了国家的屈辱,也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走走看看,感觉现在挺好挺知足。”
3
感动 · 你每一句留言
一天换6支笔芯、两本留言簿








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的尾厅,有专门的观众留言区。大家可以把参观后的感言留在上面。“五一”小长假三天,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更换6支笔芯、两本留言簿。很多观众的留言令我们感动。 一起来看:
“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小编在巡馆时对这个镜头特别难忘:一位妈妈在留言台前帮女儿改错别字。
女儿小婧轩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专程带着她从山东淄博来。小婧轩在留言屏幕上一笔一划写道:“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不再受到欺负。”她误把“欺”写成“斯”,妈妈帮忙改过来。在孩子心里,对这一刻应该会留下深刻记忆。
4
感谢 · 你辛勤付出
一线保安一刻不停维持秩序




“五一”小长假期间,纪念馆每天都安排上百位保安坚守一线,维持秩序,保障安全。在观众必经的一号入口,也许你在长长的队伍中,看到过他——纪念馆保安熊师傅。
这位1968年出生的汉子在人群中维持秩序,几乎一刻不停地向观众解释,不停做着手势。熊师傅说,残疾人、老人、小孩、孕妇等人群,我们要给大家行个方便。身体健康的中青年观众应该都能理解。他额头沁满汗珠,却腼腆地说,“我自己不辛苦。大家提着大包小包,大老远的赶来,了解这段历史,我为大家服务,是应该的。”
纪念馆安全、平稳、有序度过小长假三天
妥妥妥妥妥妥妥滴保障
只为你更好的参观体验
在“五一”小长假结束时
让我们为和熊师傅一样
坚守一线岗位的劳动者
点赞!
向所有不辞辛苦
远道而来 耐心等待
细心参观的观众
点赞!
本期编辑:李凌 许晶晶 潘琳娜 杨梦秋 俞月花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发布日期
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