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今天,斯洛伐克超现实主义画家Jaro Sulek(亚罗·舒莱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创作的“战争与和平”系列油画作品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展出,用艺术手法向世人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表达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与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与和平——亚罗·舒莱克油画展》由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斯洛伐克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合主办,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承办,江苏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画展将持续至6月27日。
 
 
画展现场
 
  开幕式:
  以艺术视角创新南京大屠杀国际传播方式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勇,斯洛伐克驻沪总领馆代总领事 Bruno Hromy,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王建,江苏省友协副会长蔡锡生,以及斯洛伐克青年画家亚罗·舒莱克、江苏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刘泽民、斯洛伐克侨领汪甲华等参加活动。开幕式由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主持。
 
开幕式现场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勇
希望更多的西方艺术家参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西方青年艺术家不仅主动了解这段历史,还来到中国实地进行采风创作。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系列油画作品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以及南京人民超越伤痛的精神。希望更多的西方艺术家了解南京大屠杀、参与东西方文化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历史,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永久追求。
 
斯洛伐克驻沪总领馆代总领事 Bruno Hromy
为中斯两国健康发展搭建“文化桥梁”
 
  要将历史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人们永久地享有爱与和平,不要让悲剧重演。相信亚罗·舒莱克将会继续在中国展示丰富多元的斯洛伐克文化的现代风貌。作为连接中斯两国的“文化桥梁”之一,他将继续为进一步深化斯中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而做出贡献。
 
  亚罗·舒莱克向纪念馆捐赠25幅油画作品,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向他颁发收藏证书
 
  江苏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为此次画展的筹备工作做了很多努力。据该公司执行董事刘泽民介绍,去年12月,公司的工作人员陪同亚罗·舒莱克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地进行采风创作。他说:“今后,我们希望与更多的艺术家联系,创新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传播方式,用西方人的视角展示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心声。”
 
  “作为艺术家,我能想象无辜百姓遭受的痛苦”
 
亚罗·舒莱克讲述创作经历和感想
 
  在聆听了参观过纪念馆的CizMiroslav(曾担任斯洛伐克国民议会副议长)、Zaludkova Dagmar(斯洛伐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介绍南京大屠杀后,亚罗·舒莱克震惊于心目中古老文明的东方,竟然也曾发生过对于平民有计划、有预谋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萌生了创作以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为背景、展现中国和平发展建设成就的油画作品。为了能绘出81年前发生在南京的惨剧,近两年来他一直专注于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的研究。
  亚罗·舒莱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油画作品是我这个欧洲人献给南京城、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礼物。我并没有亲历那场浩劫,也没有在那场战争中失去父母和兄弟姐妹,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些在可怕暴行中幸存下来的人内心的痛苦。但作为艺术家,我完全能想象无辜百姓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亚罗·舒莱克决定,在展览结束后将所有画作捐赠给纪念馆。
 
亚罗·舒莱克接受记者采访
 
  亚罗·舒莱克(右二)介绍画作创作背景,斯洛伐克侨领汪甲华(右一)翻译
 
  战争系列作品:
  揭露侵华日军反人类罪行
  亚罗·舒莱克创作的油画作品对比展示南京人民和南京城今昔面貌。战争系列作品描绘了惨遭日军暴行的男女老幼、年幼的男孩抱着母亲的尸体痛声哭泣、遭到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的南京城……画作以写实手法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伤与痛,表达反对一切暴力和侵略行为的理念。
 
 
《狂轰滥炸》
 
《流离失所》
 
《侵略》
 
《逃亡》
 
《集体屠杀》
 
《残忍的背影》
 
《虐杀》
 
《哭泣》
 
《残忍的实验》
 
《细菌武器》
 
  和平系列作品:
  展现南京人民超越伤痛、享受和平生活
  和平系列作品描绘了和平鸽在美丽的南京城上空飞翔、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慈祥的面庞、充满时代气息的历史古迹、高耸入云的地标性建筑……展现如今南京城的面貌与南京人民的生活状态。
 
 
《夏淑琴》
 
《安宁》
 
《欢乐时光》
 
《玄武湖》
 
《紫金草》
 
《美丽的南京城》
 
《屹立》
 
《美好的城市》
 
《和平鸽》
 
《和平》
 
  本期编辑:李凌 曹林 吴毅 潘琳娜
  摄影:蔡美婷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