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南京十大文化地标三大子榜单投票持续两周多的时间,7月10日正式迎来子榜单的公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同时上榜“南京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和“南京十大新锐文化地标”,成为“双料”文化地标。让我们一起走进纪念馆,铭记一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2017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国家公祭日当天震撼“亮相”。
  展览共有八个部分:南京沦陷前的中国形势、日军进犯南京与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人道主义救援、世界所了解的事实与日本的掩饰、大屠杀后的南京、战后调查与审判、人类记忆 和平愿景,展出2000多张照片、900多件文物,展示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浩劫、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三个必胜”展厅




  “三个必胜”主题展于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建成,当年12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览共有五个部分:《侵略者的罪恶》、《不屈的抗争》、《法西斯的投降》、《正义的审判》、《争取持久和平》,展出1100多幅翔实的图片,100多部历史影像以及6000多件珍贵的文物。
 
  雕塑广场








  雕塑广场是由三个系列共十座雕塑组成的雕塑群,这些雕塑是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所创造的,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佳雕塑奖。
 
  集会广场




  集会广场上以灰色的脊背石铺地,营造了一个没有生命的空间,首次国家公祭就是在这里举行的。远处黑色的墙叫做灾难之墙,上面刻有中、德、韩、西班牙等十二种文字“遇难者300000”。
  灾难之墙的左侧是一个十字架型的标志碑,上面刻有一排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这是南京大屠杀的六周时间。该碑下铺着一层层碎石,意味着纪念馆是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
  集会广场上,放置着和平大钟。每年的12月13日,和平大钟就会撞响,不忘历史,祈愿和平。
 
  悼念广场


  悼念广场的石壁上,刻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墙体的右侧,有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 “遇难者300000” 黑色大字,凸显纪念馆的展陈主题。
 
 
  这里是名为“历史证人的脚印”的铜版路。它于2002年12月13日落成,长40米,宽1.6米,筑有南京大屠杀部分幸存者和中国曾经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员共222位历史证人的脚印。
 
  和平广场




  和平广场主要由景观平台、胜利之墙、和平公园、紫金草花园组成。这座汉白玉制作的《和平》雕塑,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孙家彬教授主持创作设计的。它由手托和平鸽的母亲与期盼和平的儿童组成。
 
  三个子榜单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建委、南京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南京发布、紫金山新闻承办。南京十大文化地标总榜单涵盖三个子榜单,即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十大新锐文化地标、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此次共有28个文化地标带着“历史”、“新锐”、“红色”的特点,从近80个地标中脱颖而出。
 
  南京十大历史文化地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南京城墙、钟山风景名胜区等上榜“南京十大历史文化地标”。
 
 
  南京十大新锐文化地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青奥轴线(含南京眼步行桥、青奥会议中心)、老门东等上榜“南京十大新锐文化地标”。
 

  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上榜“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
 
 
  快来投票吧
  接下来一周的时间,这28个文化地标将进行最后一轮角逐,冲刺“南京十大文化地标”!投票时间截止至7月17日下午5点。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为纪念馆投票,晋级成为总榜单十强!
扫码助力纪念馆成为“南京十大文化地标”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进入投票通道)
 
 
  本期编辑 | 潘琳娜
  部分素材来源 | 紫金山新闻客户端、南京发布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