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送别!为去世的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仪式!
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的屠城暴行
遇难人数多达30万人
这些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人
成为了这段民族伤痛的“活证人”
时间不断流逝,我们含泪送走了一位又一位幸存者老人。
8月14日6:26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吕金宝老人去世了

吕金宝(1924.4—2018.8)
在吕金宝老人去世的第二天
祝四孜老人也离世了

祝四孜(1920.6—2018.8)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第81年
老人们相继离开了我们
至此,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98位

截至2017年9月30日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的照片墙
今天上午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为吕金宝老人、祝四孜老人举行默哀、献花、熄灯仪式
深切缅怀、含泪送别!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为两位老人献花
吕金宝老人常说:“日本人到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我们要教育后代,铭记历史。”
在熄灯仪式现场,大屠杀幸存者的子女泣不成声地说道:
“父亲战争的伤痛被党和政府的关怀抚平了,
父亲心中是装着满满的和平与爱走的,
父亲想说的话,我今天替他说了
您就放心地走吧。”

吕金宝老人的女儿

祝四孜老人的家人轻轻擦拭老人的照片

祝四孜老人的家人纪念老人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序厅两侧有1213位幸存者的照片,
他们的目光永远凝视着这段历史。
这面墙也警示着我们,
必须将对和平的追求放在心上。”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
请看吕金宝老人的证言
▲▲▲
我全家住在浦口煤炭厂附近,父母经营着一家烧饼摊,我便自己上街做点小生意。夏天天热,我就卖凉茶,煤厂工人们常来买,一个铜板可以买两碗凉茶。冬天卖花生米,大冷天的,来往行人嚼一嚼花生,身上能热乎些。
在战争还未到来时,老浦口的煤炭厂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那里有2万名煤炭工人,每天都有上千吨煤炭在来往运输,那时候啊,浦口码头停满了全国各地的货船。
载满了炸弹的飞机密密麻麻从远处天空飞来,大地被炸开一个个窟窿,灰色的烟雾吞没了南京城。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到防空洞里,跑到江边。
我就近趴进煤堆里,一动不敢动。
第一轮轰炸过去,城中陷入死寂,前一秒还可爱的家园变成了废墟、碎片,很多人再没能站起来……我望着眼前的景象彻底意识到,战争来了。
还活着的人聚在一起,相互慰藉,有人说我的头破了,上面都是血,我往头上一摸,满手的鲜血,我赶紧到江边洗了洗,当时能留住一条命的我已经深感幸运,根本没有注意到一枚小小的弹片已经嵌刻进自己的头颅里,而这枚弹片会在随后几十年里与身体共同生长,最后让自己丧失视力。
日本人进城就杀人,他们毫无理由地打人、烧房子,用刺刀刺穿妇女老人的身体。
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开始逃难,大家争先恐后逃出家园,只为获得一线生机。
我全家人也匆匆忙忙开始向安徽方向逃,“但路上人太多了,刚走了两个小时,我就和家人失散了。”
我与父母失散,流落到难民营,后来辗转被安徽的一家好心人收留,帮忙做活。
有一天我特别想妈妈,站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女主人见我可怜,便给了我盘缠让我回家去。就这样,我只身从安徽坐火车火车回到南京,万幸的是,我与家人团聚了。
那时局势已经平稳,父母也都在家。 采访最后,这位年迈的老人已经很疲惫,但他坚持说完了一句话,声音铿锵有力:“日本人到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我们要教育后代,铭记历史。”

吕金宝老人
请看祝四孜老人的证言
▲▲▲
我于1920年6月出生,当时住在南京珠江镇西门外的祝家村。1937年,我18岁,还未出嫁。
日本鬼子进村之前,家里共有7口人,分别是父亲祝宝成,母亲吴三孜、哥哥湛永雪、姐姐祝三孜、小妹妹祝巴子、小侄子祝官升和我。父亲没有儿子,哥哥湛永雪是上门女婿。
日本鬼子进村之前,有的村民提前跑了,有不少人在屋后挖了地洞,躲在里面。我家当时候有前后两进房子,也挖了地洞。
当时日本鬼子从西边高旺一带打过来,在高旺放了三大炮,声音很响,听到炮响,我们一家就进了地洞。张家的地洞跟我们家的地洞挨着,就隔一堵墙,他们家里有4口人。
日本鬼子烧房子的时候,地洞隔壁的老太看到房子着火了,就出来喊我父亲,说“老太爷不得了了,房子着火了,我们不走的话,会连地洞一起烧着的”。
这样我们就跑出来了,当时子弹就像下雨一样,眼睛都不能睁,再回地洞也不可能了,我们就准备逃走。
当时我父亲穿着一件皮袍子,背着一口袋干粮,刚跑到河堤上,日本人远远的打来一梭子弹,父亲吓得连滚带爬地落到地埂下面。
母亲头上戴着围巾,一颗流弹打过来,将她的围巾打飞,子弹擦着她的头皮飞过去。
在逃跑的途中,我的三姐抱着7岁的儿子刚跑出去没多远,一颗流弹飞过来,击中了孩子的腰部,子弹从左边进去、右边出来,后来因伤重死了。
我们逃难到大姨家的殷家庙子避难,躲在大姨家的地洞里。在那里躲了两个多月,早上进去,一直到傍晚才出来。一直过完元宵节我们才回到祝家村。
在殷家庙子避难时,大概是第三天的时候,我们回了一趟祝家村,当时我看到了五堂哥家的五嫂子被炸死的情形。
当时五堂哥祝五猴子一家有7口人,日本人来时,五嫂子钟大子带着孩子一起逃进了地洞,后来她想起事先准备好的鞋子忘记拿了,又返回家拿鞋子。
在她拿好鞋子经过牛屋的时候,正好日本人的炮弹扔到了牛屋顶上,屋子烧着了,两头牛被炸翻,4个蹄子朝天,肚子炸开了花。我看到五嫂子肚子被炸开,肠子都流出来,真惨啊。

祝四孜老人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
老人们相继远去,
但记忆不会消失!历史不容否认!
铭记历史是守护和平的根本所在!
珍惜和平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责任所在!
“教育后代,铭记历史!”
吕金宝老人您说的话,我们牢记在心!
我们含泪送别,愿两位老人一路走好。
本期编辑:王诗婕

发布日期
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