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11月23日,第17届“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论坛在日本广岛正式召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次子葛凤璟与来自中日韩三国的164位专家学者、有识之士齐聚广岛,共同面对历史真相,探求维护东亚和平的路径。
 
 
  如何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2002年,“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论坛首次在中国南京召开。
  为了促进三国民间在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彼此沟通,并以此达成维护东亚和平的共识,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相关团体已连续17年召开“历史认识和东亚和平”论坛。
  而今年,第十七届论坛举办地来到了日本广岛,在论坛现场中日韩三国专家围绕“如何吸取战争教训,如何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的交流讨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说:
  深刻地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地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感受他人痛苦的想象力和互相尊重文化的勇气,通过广泛的跨越国境的交流,开辟新的时代。以此会议为契机,加强三国人民的联系,为世界和平作出我们的努力。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
 
  来自韩国的延世大学校教授金圣甫说:
  实现和平不能只靠各国政府的政治、外交上的努力。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就尊重每个生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延世大学校教授金圣甫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桂芳说:
  如果只停留于表面的控诉不幸,不深究造成灾难的原因,就无法真正的吸取教训。反对打着“和平”的旗号,以“受害”的身份美化侵略战争。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桂芳
 
  来自日本的Fight forJustice“慰安妇”问题网站运营委员冈本有佳说:
  为了与历史修正主义抗争,向新一代青年人传播确实有据的历史,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研究加害者的记忆。
 
Fight forJustice“慰安妇”问题网站运营委员冈本有佳
 
  来自日本的室兰工业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副教授清末爱砂说:
  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段侵略的历史,才更应该理解彻底贯彻和平主义中所包含的约定——同样的错误不再重犯。
 
室兰工业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副教授清末爱砂
 
  来自韩国的亚洲和平与历史教育联合共同代表李寅硕说:
  为了广泛传播,实现“无核的东亚,无战争的东亚”,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讨论上,必须切实地行动起来。
 
亚洲和平与历史教育联合共同代表李寅硕
 
  记忆传承
  南京大屠杀惨案距今已经发生了81年,这段历史也逐渐从个体记忆转变为了世界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在介绍了近年来纪念馆作为“记忆之所”所做的守护和传承历史记忆的一系列实践后,说:
  南京和广岛,两个城市都有着战争的创伤,但导致创伤的逻辑又是这样的截然相反:南京是战争受害方,广岛是因为战争加害而受害;南京和广岛,两座城市的人们都热爱和平,也都在做着和平教育的事业,但唯有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认识上,才是实现东亚和平的前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 凌曦
 
  此次为了让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我们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次子葛凤瑾前往日本广岛,现场讲述父亲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经历。
  听完葛凤瑾的叙述后,侵华日军的后人大亀信行反复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人葛凤瑾道歉。
  大亀信行说:“50年前父亲和我说他曾在中国战场杀害了三个中国人,我不知道父亲是用什么样的心情向自己的儿子承认这件事,但直到父亲去世,再也没有听他提起。
  我作为侵华日军的后代,怀着忏悔的心情为东亚和平而努力,在听到您讲述父亲曾经的经历时,我觉得终于可以有机会当面谢罪了,很抱歉,很抱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次子 葛凤瑾
 
侵华日军的后人大亀信行(左)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人葛凤瑾(右)
 
  本次论坛我们将“和平之花”紫金草的种子与纪念徽章带到了广岛,中日韩三国的每一位专家都将“和平之花”带回了故乡。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左)赠送紫金草种子
 
纪念馆馆员芦鹏(右)赠送紫金草徽章
 
  携手努力
  战争对人类、对世界的伤害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期的、持续的,历史的教训、战争的残酷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在心。
  只有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认识上,和平教育的事业才有意义。
  只有通过广泛的跨越国境的交流,才能加强三国人民的联系。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就尊重每个生命,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只有深究造成灾难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吸取教训。
  只有在研究历史的同时研究加害者的记忆,才能向新一代青年人传播确实有据的历史。
  ……
  今后,中日韩三国的有识之士将继续在传承历史记忆、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上携起手来、共同合作,为东亚和平而努力。
  正如中日韩三国的共同宣言所言:中日韩三国市民将进一步加深国际合作关系,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无核世界及东亚和平而共同奋斗。
  本期编辑、摄影:王诗婕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