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敲钟人
最近遇到两个开心事
1月22日,在人民日报与微博主办的政务V影响力峰会上
我们获得了“城市正能量”传播奖

1月23日,在新浪江苏V影响力峰会上
我们的“点亮紫金草”获得“年度最佳融合传播活动”奖


点亮紫金草,三天参与用户近千万
三天里,我们所主持的 #国家公祭#话题阅读数达到15.6亿
与新浪江苏联合主持的#国家公祭日#话题阅读数达到76亿

那么
我们是谁
我们是敲钟人
每个开馆日的早晨8:30
我们纪念馆的和平大钟都会由最先到馆的12位参观者敲响
在这钟声里,回望历史
在内心深处,缅怀同胞
每次我们都会通过图片或短视频
来传播敲钟这个小小的仪式
这几乎是我们日常发出的第一声
其实微博微信这种打破纪念馆物理边界的社交媒体
对我们来说
又何尝不是在网络世界里发出声音的一尊大钟呢
通过这尊大钟
我们发出了缅怀之声、警示之声、和平之声
我们都是敲钟人
缅怀之声
清明节我们用快闪活动祭奠逝者。
张纯如、拉贝、东史郎等人的忌日,我们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缅怀仪式。
定期发布幸存者的视频证言。
2018年国家公祭前,我们纪念馆送走了2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每当有幸存者去世,我们都会举行“熄灯仪式”。国家公祭前,我们专门与新华网联合制作了“20次熄灯”短视频,微博播放量38万次,许多留言说,看哭了。
警示之声
2018年年初南京紫金山碉堡“精日”事件中,纪念馆微博第一时间发文怒斥。
我们联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918历史博物馆,共同在微博发起“加强抗战历史教育”的倡议。
我们在南京市人大的指导下,与专家、法律界人士共同起草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既保障了国家公祭仪式,也为精日分子设下了法律红线。

和平之声
发出“和平之声”,让广大受众明白和平的珍贵,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2016年4月15日,日本熊本县发生地震。熊本师团曾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但熊本县同样也是日中友好协会的所在地。我们的官方微博立刻发文“日中友好协会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一条微博成为了那天的刷屏热点。
95%以上的受众认为:纪念馆做得对!纪念馆人有胸怀!

在两次峰会上
副馆长凌曦受邀
以“江东门的钟声”为切入做了分享
阐述我们运维新媒体平台的理念

2019年
我们也想听听来自你们的建议
希望在我们的平台上看到什么内容
留言告诉我们哦
新的一年
一起加油

本期编辑:赵伊汉、王诗婕

发布日期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