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万人次观众春节假期参观纪念馆,看过劫难方知眼前正是好日子!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七天假期,你怎么度过?与家人相伴,以美食为乐?还是携老扶幼,出门长见识?今年“春节黄金周”,总计有299961人次观众选择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方式,过一个不一样的年。与去年同期19.6万人次相比,增长了10多万人次,相当于在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长4589米)上人挨人排了13列。
小编:今年春节,你怎么度过?
299961万观众:参观纪念馆!
2月5日 正月初一 30255人次
2月6日 正月初二 53060人次
2月7日 正月初三 67507人次
2月8日 正月初四 59001人次
2月9日 正月初五 51699人次
2月10日 正月初六 38439人次
尤其正月初三,南京下起鹅毛大雪,纪念馆迎来参观高峰。为保障参观者安全及良好的参观体验,纪念馆对大客流实行限流措施。因此,数字背后是观众在风雪中耐心等待。




小编:你为什么选择参观纪念馆?
观众:来南京,最想来这个地方看看,风雪无阻
为什么选择春节假期参观纪念馆?
大年初一,第一批入馆参观的观众这样说:
“新年的第一天,带孩子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一看......南京大屠杀是特别悲惨的一件事,我们应该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勿忘国耻。”
84岁杨瑞福老爷子,正月初一独自一人从南京江宁湖熟来到纪念馆参观。老人说不想打扰孩子,就一人来看看。工作人员特地给他安排了轮椅,并陪同参观。老人说:
“我活到84岁,小时候看着日本人打进中国,同胞们受苦受累。现在和平年代,生活富裕,一定要珍惜!”

纪念馆人为杨瑞福老人安排了轮椅,还陪同他一起参观
大年初三,距当天开馆还有一个半小时,来自浙江台州的王梓江、王译雪姐弟就在馆外排队等待。他们说:
“从课本和电影上了解过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来参观也是想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段历史警醒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大年初六,来自山东泰安的张妈妈在“家破人亡”雕塑前,认认真真给年幼的女儿读雕塑上的文字。
人群中,还有一位白发大爷,来自浙江。他说,来南京,一定要来纪念馆看看,才不虚此行。

还有不少与小编擦肩而过的观众,他们在纪念馆留言簿的字字句句,写得真切有力,尤其是一个来自杭州的8岁小学生画了一只和平鸽,看到它,想象孩子的内心已种下一颗和平的种子:



此外,在正月初四纪念馆推送的微信风雪中,我们等你……后台,小编收到不少参观者留言,谈他们为何选择春节参观纪念馆:



小编:保障安全,安保人员辛苦了
安保人员:观众们令我很感动!
纪念馆一号门安检棚是观众必经之处。安检棚两面敞开,穿堂风把坐在安检屏幕前的安保人员吹得透心凉。正月初六上午,身高一米八的安保员王伟从早晨8点半开馆起,目不转睛盯着安检机屏幕,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脸和手冻得通红,他说,“为了大家安全,个人手冷脚冷都是小事。”

安检机管理员孙殿薪说,看到大家冒着风雪,坚持排几小时长队,看到孩子的小脸小手冻得通红,看到父母在一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一定要来纪念馆参观,他很感动,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小编:大客流如何确保安全?
安全保障部门:多单位协同工作
纪念馆春节假期接待如此众多的参观者,如何确保安全?
据悉,为做好超大客流的接待,以实际行动落实《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纪念馆启动超大客流应急预案,与南京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地铁公司以及建邺区政府属地的城管局、公安分局、莫愁湖街道、莫愁湖派出所等单位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规划外围交通路线、采取限流行驶等交通管制措施,保障了大客流参观的平稳运行和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
过了正月初六
大家将回到工作岗位
开启新年新征程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紫金草工作室全体小编
在此恭祝各位
诸事大吉 一切顺利
本期编辑|紫金草工作室

发布日期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