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辛德贝格“回家”了
辛德贝格“回家”了
丹麦当地时间8月31日上午,“辛德贝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辛德贝格的家乡——丹麦奥胡斯市的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里举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等出席活动,丹麦女王为雕像揭幕。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及我馆馆员出席了活动。

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数以万计的难民的义举,向世界传递中丹两国人民的和平心声。以此为起点,未来奥胡斯和南京两市将在文化、经贸、和平等各领域展开多项务实合作。

这尊《辛德贝格》人物雕像双臂舒展,敞开怀抱,诠释了辛德贝格先生在二战期间无私庇护南京平民的博爱与奉献精神。

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20多岁的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在106个日夜里,辛德贝格为中国难民提供了庇护和救助。当年的中国人赞许他“见义勇为”,称他为“中国之友”。
辛德贝格的义举逐渐成为传奇故事,在中丹两国广为传颂。这段不凡的故事就是此次雕塑和专题展最生动的素材。1937年12月-1938年3月,辛德贝格在中国南京庇护了两万多名难民,对他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辛德贝格雕像将立在奥胡思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
辛德贝格主题展览同步开展
同日,专题展《辛德贝格:丹麦的“南京英雄”》在奥胡斯市Dokk1图书馆开幕。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望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展现他扶危济困、舍身相助的博爱与勇气。第二部分《今日南京》,让奥胡斯市人民看到凤凰涅槃的古都,致力于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热情与风采,更加体会到82年前辛德贝格曾经付出的价值所在。



“如果说,80年前,因为辛德贝格的正义,让丹麦与南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那么,80年后,促使中丹关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不断迈向新台阶的是友好的文化教育交流,平等的产业合作。”丹麦二战史学家何铭生表示。

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市,是“丹麦英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的家乡。
时光荏苒,如今,新时代的南京,正在以美丽古都的底蕴与自信,在创新创意之路上奋勇争先,用自己的方式拉近东方文明古都和北欧童话王国的距离,传承着中丹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

南京的紫金草与丹麦的“辛德贝格”黄玫瑰
部分素材来源 | 央视新闻
编辑 | 俞月花
图 | 央视新闻 夏英姿
校审 | 李凌 赵伊汉
签发 | 凌曦

发布日期
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