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长假超10万人来纪念馆,预约参观正在研究
中秋佳节转眼就到了尾声
小长假三天
总计有103636人次观众参观纪念馆
其中
9月13日 30091人次
9月14日 45161人次
9月15日 28384人次
纪念馆工作人员
一线安保员、客服、保洁员、助览员
穿着紫金草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
和佩戴工作牌的社会志愿者
坚守岗位 服务观众
网友们频频在
我馆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留言
反映排队等候时间长
询问是否可预约参观
Answer
预约参观方案正在研究
未来势在必行
我们将全力保障每位观众参观体验
志愿者说:“累并充实着”
1964年出生的袁琴,是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退休工人。因为喜欢朗诵,与姐妹们相约来纪念馆做社会志愿者。15日早晨6点,她就从家里出发,路上花两个半小时才到纪念馆。
她负责讲解国际友人魏特琳、约翰?马吉的事迹。每10分钟一讲,两次讲解中间仅停留两分钟休息时间。她饱含深情,讲着讲着,眼眶都湿润了。她说,特别为这些国际友人所感动:“他们当年为中国人服务,付出太多。我很敬佩他们!”

中秋小长假,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大二女生陈雪梅和大三女生古孙克孜连续三天,在纪念馆雕塑广场捐款献花处,为观众提供服务。
陈雪梅说,很多观众进馆后,都要带枝花献给遇难同胞和南京保卫战守城将士,“中秋节那天下午,我走到史料陈列厅里面南京保卫战部分殉国将士名录前,看到有几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在那里默哀,她们还跟名单墙上的将士们说着什么,然后郑重地把菊花献上。我真的很感动。做志愿者很辛苦,但也很有意义,很充实。”

陈雪梅(右)和古孙克孜
还有他们
以及我们没有拍到的志愿者
也都在现场默默地付出




参观者说:“悲痛的历史不能再发生”
15日上午,18位来自肯尼亚的医生团队来到纪念馆参观。据了解,他们此行是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学习交流。中途,前来参观纪念馆,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
参观完《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他们表示:“希望这样悲痛的历史不要再发生!和平对于世界上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只有和平才能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南京人口国际培训中心领队邢雅静说,让世界各国的友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把和平的种子带到他们的家乡去,是每个南京人的心愿。




格鲁吉亚姑娘Aliona15日下午来到纪念馆。参观后,她表示,“心里很难过,一言难尽。”Aliona说,她喜欢中国文化,学过汉语,来之前就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但即便如此,进入展厅参观,看到那么多文物和图片,还是感觉很震惊,“太悲惨了,我没有办法形容。希望人类永远和平相处!”

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
还通过微博平台或纪念馆留言簿
留下滚烫的参观感言
温暖了我们




“防风险 保平安 迎大庆”
中秋小长假三天,纪念馆1号门安检口的检查更严格。每个人进门都要经过检查,随身携带饮料均要当场喝一口。随身携带的大包、行李箱等,除经过安检机检查外,均要再经过人工开包二次检查。啤酒、白酒等含酒精类液体,打火机、气球等易燃易爆物体、玫瑰花等与馆内主题不符合的物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均不能带进馆内。以往人均安检时间约1分钟,现在要2分钟。
安检员陈玲说,安检过程眼睛都不眨,确保场馆安全,万无一失。


你问我答:“预约参观方案正在研究”
中秋假期,我馆共接待103636名观众,其中9月14日人流量最大,有45161人次观众进馆参观。网友们频频在我馆的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留言,反映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展厅里人多影响参观体验,询问是否可以预约参观。
事实上,自2018年起,纪念馆就是否进行预约参观向观众们征求意见,超过九成的观众认为应该启动预约。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来馆参观的人数比往年都要多,为了保证观众安全有序进场参观,纪念馆在集会广场设置了“13道弯”栏杆。在客流高峰时期,展厅启动限流措施,五六分钟开闸一次,但高峰期,要等两个多小时才能进去参观。
对此,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由于纪念馆本身场地面积狭窄,展厅容纳人数有限,为了保障每位观众的参观体验,在展厅瞬时客流超过2500人时,纪念馆就会限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排队时间较长。纪念馆目前正在研究预约参观方案,全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中秋节一过
国庆佳节近在眼前
15日一早
小编在纪念馆周边道路看到
工人们已将
鲜艳的五星红旗
大红灯笼、中国结高高挂起
一颗爱国的心
在我们每个人胸膛里跳跃!
编辑 | 俞月花
审校 | 李 凌 赵伊汉
签发 | 凌 曦

发布日期
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