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件背心死里逃生的滇缅公路工程师
1937年11月
华北沦陷、上海吃紧
1937年的今天
国民政府正式下令龙云
由行政院拨款200万元
限期一年修通滇缅公路
打通国际交通线
当时在交通部工程处工作的陈勉承
成为了开赴滇缅公路现场的众多工程人员之一

老年陈勉承
救命的背心
学土木工程的陈勉承
当时已是四十多岁
随国民政府交通部从南京一路撤退到昆明
他被指派负责滇缅公路其中一段的修建
临行前
妻子给他缝了一个非常小的贴身背心
背心上用缝纫机打了很多格子
每个格子都放一片薄的黄金片
或者油纸包的盐
妻子对陈勉承讲
一定要穿背心
有难的时候可能有用处
.......

滇缅公路修建过程相当艰苦
滇缅公路修建过程中
不停地遇到日本人轰炸
直到现在中缅边境那些炸坑还在
陈勉承所在的路段
已经相当于前线
日军的野蛮轰炸炸死了很多人
除了飞机像下雨一样扔炸弹
还用机关枪扫射
情急之下
陈勉承躲到了缅甸的寺庙里
躲在泥塑的后面
幸免于难

日军轰炸惠通桥
后来陈勉承随着华侨司机撤退
妻子缝的背心发挥了用途
缝在背心里的金片成为了他身上的路费
山路非常难走
经常看到汽车翻车
有时候还会被土著山民拦住
当时物资匮乏
山民得大脖子病的很多
很需要盐
盐比黄金还好使
陈勉承想起背心里还有油纸包的盐
赶紧从背心里掏出盐来
才得以脱身
......
妻子的智慧保了陈勉承一路平安
等回到家里时
胡子、头发都很长
虽然像个野人
但好歹是撤回来了
他也是工程处唯一活着回来的人
不太平的大后方
陈勉承回到后方把家搬到了昆明
随后被安排参与修建昆明机场
迎接陈纳德的“飞虎队”

百姓参与修建昆明机场
昆明到处可见缺手缺脚的伤兵
沦陷区的坏消息也不断传来
陈勉承伤心地获知
苏南的父母在逃难路上去世
小妹被日军强奸
这更增添了他对日本人的憎恨
还有在南京经历过轰炸的人说
人被炸碎了
人皮就贴在城墙上、贴在墙壁上
肚肠就挂在电线上
当时昆明也遭到了日军轰炸
所以在陈勉承建机场过程中
“飞虎队”的到来
是很让人高兴的事

胜利后
1945年抗战胜利
陈勉承终于可以带着家人回乡了
在南京的码头上
一家人坐的黄包车前面出现三个解除武装的日本兵
日本兵马上全部低着头靠边站
陈勉承对子女说
“昂起头、挺起胸,我们胜利了”
回乡的火车上
田野里已经投降的日本人
看到火车通过
全部跪了下来
火车上很多人都哭了
我们胜利了,日本兵下跪了
.......
解放后
陈勉承一家拥护新中国
全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的小女儿陈平
1956年到了南京
之后在南京文化部门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
陈平参与并见证了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的挖掘
不过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南京市文化局原副局长 陈平
本文根据陈平口述整理
审校 | 李凌 俞月花
本期编辑 | 赵伊汉
签发 | 凌曦

发布日期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