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历史记忆“声声”不息
“校园内原有四千多名难民,现在又来了四千多人。这真是一幅令人心碎的景象……”4月22日上午,纪念馆中响起声情并茂的诵读声。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纪念馆举行“我是紫金草朗读者”活动。
5篇诵读文本经过精心挑选,有见证者日记,有亲历者口述,也有直抒胸臆的诗歌。南京学子、紫金草志愿者、和平宣讲小使者倾情诵读,用声音表达和平心愿。
青年学子深情诵读,向世界传递和平祈愿
上午9时,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6名南京青少年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钟声久久回荡在广场上空。
“江东门,你的钟声在讲述昨天的苦难;江东门,你的钟声在警醒今天的世人……”在名为“古城的灾难”的组合雕塑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同学们朗诵已故诗人冯亦同撰写的诗歌《江东门的钟声》。
“在得知参与诵读活动后,我搜集了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学生林典说,越了解这段历史,越感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在纪念馆悼念广场西侧矗立着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铜像。伴随着舒缓悠扬的小提琴声,南京传媒学院大学生孙昕怡朗读张纯如撰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篇章。
孙昕怡是中华中学毕业生,她曾在2021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领读《和平宣言》。“两年前我诵读时更多的是悲愤之情,如今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志愿者诵读见证者日记,感受国际义士心路历程
步入展厅,国际志愿者Mark和社会志愿者李国荣在魏特琳雕像前诵读《魏特琳日记》选段。
志愿者傅云生和张继军在拉贝雕像前朗诵《拉贝日记》选段。
志愿者们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Mark来自俄罗斯,目前在东南大学读书,今天是他第三次来到纪念馆做志愿服务,他用英文朗诵《魏特琳日记》选段,“魏特琳女士很伟大,她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童声传颂和平呼声,传播历史与文化
在纪念馆和平广场,来自芳草园小学朗诵团的和平宣讲小使者在“紫金花女孩”铜像旁朗诵冯亦同所作的《紫金花》。
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播历史与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馆在多所小学中选拔了一批和平宣讲小使者,他们通过专业培训,讲历史、诵经典、颂榜样。“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就是用声音传播历史。”学生余诺一说。
精品图书集中展现,在阅读中感悟历史
当天,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文创空间中,有序摆放着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精品图书,包括南京大屠杀史实、文物介绍、纪念馆建馆历程,以及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文物藏品等题材。
从儿童绘本到大咖文学,从人文历史到科普大全,从学术期刊到系列丛书……温馨浓厚的书香氛围扑面而来,品类众多的图书吸引众多观众选择品鉴。欢迎大家前来选书,在阅读中感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