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他们来到纪念馆走进1937年的那段至暗岁月
今天上午,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126名师生跨越1000公里,从北京来到南京,在纪念馆开展“大思政课”研学活动。这些孩子们大多是高二的学生,虽然以前在课本上接触过南京大屠杀历史,但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纪念馆参观,他们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朗读《魏特琳日记》节选、参与献花仪式等方式,“沉浸式”走进过去的那段至暗岁月。
学生们认真聆听“大思政课”教育专员讲解
沉浸式朗读《魏特琳日记》节选
师生感言
带队教师郑老师说:“青年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次带同学们从北京来到南京研学,纪念馆是第一站,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铭记这段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发奋图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另一位带队老师傅老师说:"我是一位班主任,看到了平时活泼天真的他们参观时眼里泛着泪花,我心里也很是触动。同学们来纪念馆了解到的历史要比书本上描写的更加深刻,我想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研学的经历,也一定会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徐荔涵同学在展厅中全程记录,她说:“从北京坐高铁过来,第一站就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进展厅,‘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几个字十分醒目,白底黑字,象征着历史的黑白分明。之后,随着讲解的深入,我们亲眼见证了记录侵华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实施的种种暴行的证据,日军的残酷、凶狠、惨绝人寰,历历在目,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任何别有用心之人从历史上抹去,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所遗忘。我深知,今天我们可以坐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可以跨越千里,从北京到南京来’沉浸式’感悟历史,一切都来之不易。”
黄梓贤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考上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去开导遭受心灵打击的人。今天来到纪念馆参观,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对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我感到无比愤怒;对同胞们的受难,我感到无比痛心。未来我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心理学专业,用所学的知识在新时代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观完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后,师生们冒着雨来到祭场向死难者敬献菊花。许多学生表示这堂“大思政课”让他们收获了比课本上更有意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