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记忆之声 接力共读”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纪念馆路演厅举行。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生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纪念馆教育专员、南京传媒学院和紫金草志愿者代表等共60余人齐聚纪念馆,接力倾情诵读《拉贝日记》(青少版),用声音表达和平心愿。

《拉贝日记》(青少版)以1997年《拉贝日记》单行本为基础,进行了文字编译与形式创新,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拉贝手绘图,延伸了注释及译者导读,更适于、便于青少年阅读。

他们有话说

刘海宁是《拉贝日记》(青少版)的编译,他在现场致辞时表示:“记史、留书、阅读是让记忆不中断的最好方式。当今世界,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已改变,但对阅读的需求始终存在。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的阅读,就是让民族记忆不断接力,永远延续的希望。”

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戴亦梁今天也来到活动现场,她说:“世界读书日来源于正义对邪恶的无畏战斗和最终胜利。我们今天接力共读的《拉贝日记》,也正是以拉贝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友人们以无畏的胆识,揭露和最终战胜日本军国主义邪恶力量的象征。我们要让这些记忆之声,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接力延续下去,让和平的种子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深深扎根!”

接力诵读见证者日记,感受国际义士心路历程

“在那些狂轰滥炸的日子里,我和我的中国人坐在一个自己设计建造的防空洞里,它虽然不是绝对安全,但可以保护不受榴霰弹的炮火和炮弹碎片的伤害。”路演厅内,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中生陈沁玄、历史记忆传承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孙子阮杰、纪念馆教育专员陈思、南京传媒学院大学生晏子豪和紫金草志愿者李国荣共5位代表在现场为大家接力朗读《拉贝日记》(青少版)选段,分享阅读心声。

作为一名在南京求学的大学生,晏子豪说:“诵读这些内容时,我觉得我看到的每一个字都在脑海中还原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愤怒和悲痛的情绪一直充斥在心中。我现在加入了纪念馆的紫金草志愿服务队,我会尽己所能向更多的人传播这段历史,爱国爱家,努力奋斗,绝不让惨痛历史再次发生。”

陈沁玄从小到大多次参观过纪念馆,她说:“这段历史在我们南京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当我朗诵结束走下台时,一位观众对我说我们的朗诵深深打动了她。听到这样的反馈,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爷爷阮定东的头发已花白,我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更要把先辈们在这段惨痛历史中的记忆接力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让更多的人真切地了解、记住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阮杰说。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纪念馆馆长周峰向接力诵读代表颁发证书

时鹏程副馆长向青少年代表和社区书房代表赠书

南京大屠杀主题书籍微展览,在阅读中感悟历史

路演厅内,纪念馆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子们赠送《拉贝日记》(青少版)书籍。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张烨川同学说:“我家就住在纪念馆附近,每天上下学路上都会看到场馆外的《家破人亡》雕塑。我即将去美国留学,能够在出国之前再次来到纪念馆参观,并领取到这本珍贵的书籍,是非常有意义的。出国后,我也会把这段历史告诉更多的外国同学和朋友。”

当天,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尾厅志愿空间中,有序摆放着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精品图书,包括南京大屠杀史实、文物介绍、纪念馆建馆历程,以及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文物藏品等题材。

从儿童绘本到大咖文学,从人文历史到科普大全,从学术期刊到系列丛书……温馨浓厚的书香氛围扑面而来,品类众多的图书吸引众多观众选择品鉴。欢迎大家前来选书,在阅读中感悟历史。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