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月历 | “如果春天有颜色,那一定是紫色”
转眼间,4月即将过去,这一个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离世;“世界读书日”用阅读表达和平心愿;高校学子走进纪念馆设计紫金草主题文创产品,获逾万网友阅读点赞……只言片语,道不尽家国情怀。
百万网友聆听历史回音,见证记忆薪火相传
4月上旬,我们推出以紫金草留学生志愿者眼中的春天为引的短视频——《刻在春天的颜色》,让紫金草精神如春日般生机盎然,永续传承。
在Facebook、Twitter(X)海外平台,《刻在春天的颜色》曝光量32832次,播放量31481次,互动量1055次,获得大批国际网友点赞与好评。新浪微博上,#紫色追忆清明祭#、#紫金花开#、#记忆传承#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2亿次,视频全网阅读量累计超770万,播放量近300万,实现了现象级传播。
用声音表达和平心愿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南京解放75周年纪念日。纪念馆举行“记忆之声 接力共读”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大中小学生和志愿者代表接力倾情诵读《拉贝日记》(青少版),用声音表达和平心愿。当天下午,纪念馆开展公益赠书行动,向周边小学、社区、驻宁某部队赠送南京大屠杀史、国家公祭等题材书籍,让书籍在民众间流动。
同时,纪念馆还邀请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40余名师生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约翰·马吉故居、《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等,实地感受历史。
“多希望老奶奶的照片再次变成彩色”
4月21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素珍去世,享年93岁。南京大屠杀期间,年仅6岁的刘素珍被侵华日军烫伤右臂。她生前曾说:“过去我们受的苦,现在不能忘掉,要牢牢记得,知道苦,才知道甜。”
“清明时节雨,缅怀先辈,逝者安息”
4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在雨中举行,大家在悼念逝者的同时也播撒下紫金草花种,种下和平的心愿。
4月4日-4月6日的3天清明假期,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观众将目的地定位在纪念馆,在这个记忆之所,回望历史、缅怀同胞。
“看着就很有创新”
4月初,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50名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来到纪念馆开展“悠悠紫金草 灿烂和平花”主题党日活动。同学们回校后以“和平之花紫金草”为主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众多网友看到后纷纷留言“真好看,很有创意,想获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