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香港青少年爱国情怀 苏港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研习基地
“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铭记的!”这是来自香港的张振兴伉俪书院副校长张小清在参观完纪念馆后的肺腑之言。
今日,我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静海寺纪念馆)、中国科举博物馆分别和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签约,旨在将香港中、小学校大课堂与纪念馆实践育人教学课堂相结合,激发香港青年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民族凝聚力。
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研习基地
与香港爱国主义教育支援中心共建爱国主义教育研习活动签约仪式在我馆报告厅举行。
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树兵表示:“要充分发挥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作用,积极为爱国主义教育研习共建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深入挖掘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的教育意义,结合香港青年特点,加强馆际馆校联动,传递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发展总监、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课程及发展总监梁伟杰说:“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和三个博物馆签合作备忘,其中一个目的是将知识点提升,让老师的课堂有更丰富的知识量,让学生的学习有更宝贵的聚焦点,而学生透过博物馆与中心合作的教材,能够培养正确的态度。”
学校代表、东华三院群芳启智学校校长梁永鸿表示:“今天我们开启两地的合作,必将为爱国主义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未来,希望能通过与南京的交流与合作,提醒我们的学生多交流、多联系。”
记住历史、了解历史、以史为鉴
伴随着蒙蒙细雨,来自香港的21所学校的50余位嘉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举行默哀仪式,嘉宾们神情凝重,低头肃立,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嘉宾们共同进入展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通过一段段史实,一组组数字,一件件文物,来见证同胞们流过的血、亲历的痛,铭记历史,捍卫真相。
张振兴伉俪书院副校长张小清说:“幸存者李秀英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我们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作为一名从屠刀下生还的幸存者来说,她说出这句话需要无尽的勇气,同时也告诫着我们,要记住历史,更要向前看,走好未来的路,不要重蹈覆辙。我想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年轻人有必要了解正确的历史,建立正确的史观,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凝聚奋进的力量,圆梦中华。”
佐敦谷圣若瑟天主教小学主任郭伟安说,纪念馆通过适当的方式全面呈现了南京大屠杀历史,虽然香港课本对于这段惨痛的记忆着墨不多,但学校已经连续两三年都在国家公祭日期间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并通过照片向学生们讲述这段历史。郭伟安认为:“和平来之不易,非常珍贵,这些都需要让青少年知道,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以史为鉴。我相信,随着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深入,香港青少年的凝聚力也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