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搜索表单

5月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许多网友和观众写下心声,只言片语道不尽家国情怀。我们精选了其中一些,与你共鸣。

“眼眶红了一遍又一遍”

5月31日是端午节,在这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许多观众走进纪念馆“触摸”历史,传承家国情怀。

“用科技保存永远的记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我们举办“记忆·未来——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教育活动”,并推出短视频,穿越时空与AI探讨,未来纪念馆如何更好保护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网友纷纷留言参与互动。

网友评论:“科技已成为保存历史的重要力量。”

“感谢鲁先生夫妻二人坚持做这件意义深重的事”

5月9日,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我馆举行,这位南京人已连续21年向纪念馆捐赠文物史料累计达2152件套(2660件),众多网友被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所感动。

“愿您离开的路上一路清风相伴”

5月,我们含泪送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幸存者们渐渐老去,传承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了我们手中。

5月14日是美籍人士明妮·魏特琳的忌日,当天在我馆展厅的魏特琳雕像前,观众自发献上她生前最爱的菊花。

“驱车260公里从苏州带着孩子和老人再一次参观”

“五一”小长假客流高峰期间,观众自发来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与各项社教活动,留下和平寄语。


联系我们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