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马吉与南京的故事在他的故乡回响……
8月29日,“感知中国—中美民间友好交响音乐故事会”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行。我馆工作人员和国际友人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携手登台,讲述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记录历史、救助民众的故事。这段承载正义与温情的故事,跨越山海,从中国传到约翰·马吉的故乡美国。
作为8月27日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活动的延续,本场活动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核心,创新融合“交响音乐+沉浸式故事讲述+图文影像展示”形式,吸引领区各界近200位嘉宾参与,共同重温中美军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峥嵘岁月,为深化两国民间友好搭建跨越时空的情感桥梁。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陈立表示,80年前,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战争最终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美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谱写了一首关于勇气和正义的赞歌。这段由血与泪书写的共同历史,是两国人民情谊的永恒象征和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用心传承。陈立说,二战历史不容歪曲,胜利成果必须捍卫。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反思战争,是为更加坚定捍卫正义与和平。80年后,战争的硝烟仍未消散,和平与安全依旧是最珍贵的公共产品。中美应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包容、安宁的世界。
活动现场,宁波交响乐团奏响《黄河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等经典旋律,嘉宾跟随中、美两国讲述者,一同回顾五段中美战地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一是南京大屠杀相关故事,回顾这段惨痛历史中,中外人士为记录真相、守护正义所做的努力,传递对和平的珍视;二是潍县集中营故事,展现集中营内中美同胞跨越国籍,在艰难环境中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的温情;三是杜立特行动故事,还原行动后中美军民携手,开展生死救援、守护战友的热血经历;四是飞虎队故事,讲述飞虎队成员勇赴战场,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守护空域的英勇事迹;五是 “驼峰航线” 故事,再现航线开通过程中,中美人员克服艰难险阻,保障物资运输、支援前线的壮举,深刻感悟中美跨越时空的民间友谊。
活动期间,陈立还与嘉宾一同参观“并肩战斗: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图片影像展”。展览精选300余幅珍贵史料图片,以时间为脉络全景呈现“南京大屠杀中的国际救援”“飞虎队援华作战”“驼峰航线运输”“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等关键历史场景,生动诠释中美携手御敌的峥嵘岁月。多位嘉宾在参观后表示,80年光阴流转,当年的苦难与牺牲不容遗忘,子孙后代更应传承中美人民的传统友谊,续写两国民间友好新篇章。
两代人的镜头“对话”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人约翰·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他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记录下日军暴行。
1937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合影,右二为约翰·马吉
2017年,克里斯·马吉受我馆邀请,沿着祖父的足迹,用镜头重新记录南京,拍摄80年后相同地点的照片。祖孙二人的影像跨越80年,诉说着南京过去与今天。
克里斯曾说:“特别令我动容的是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当年,祖父曾向她伸出援手,如今,我为她的外孙女和曾外孙拍照。两张跨越时空的照片重叠,一张是战火中的离别,一张是和平下的新生。生命的坚韧,在这一刻熠熠生辉。”
左图为约翰·马吉和儿子合影,右图为克里斯·马吉拍摄的夏媛和儿子合影
2017年,一枚承载着中国人情谊的国际和平纪念章被郑重地交到克里斯的手中。2018年12月13日,《历史·和平·发展:马吉祖孙的南京影像》在纪念馆开幕。2019年夏天,约翰·马吉的后人来到南京,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寻访祖辈曾经工作和生活的足迹。
2018年12月13日,《历史·和平·发展:马吉祖孙的南京影像》在纪念馆开幕
本次音乐故事会不仅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切纪念,更以“音乐为媒、故事为桥”,为新时代中美民间交流注入历史厚度与情感温度,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凝聚起坚实的民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