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纳入国际友人后代!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今上岗
今天,纪念馆举行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此次认证进一步拓展了传承人的范围,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外,此次认证范围还扩大到救助中国民众的国际友人后代、守望相助的中国同胞后代,以及守护历史证据的见证人后代。目前,纪念馆已先后完成四批认证,传承人总人数达38人。不同历史背景的传承人带来各具特色的视角,让这段历史的多元叙事呈现得更完整,为铭记历史、传播和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第四批记忆传承人“扩容”促进多元化历史传播
今天,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吴旋的女儿吴建琦,以及幸存者后代蒋薇、胡静雅6人正式“接棒”,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新华社 摄
新华社 摄
此次第四批传承人范围的拓展,意义深远。南京安全区的中外工作人员曾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历史证物守护者为留存真相不懈努力,他们的后代承载着独特的家族记忆。将这些后代纳入传承人行列,既能让这段历史的叙事更完整地呈现,也体现了对所有历史守护者、和平捍卫者、正义践行者的铭记与致敬。
传承人“扩容”,让历史传播更具广度与深度,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传递历史真相,让传承人的队伍更具代表性和凝聚力,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历史记忆代代相传,筑牢和平的思想根基。
前三批记忆传承人为代际传递筑牢根基
2022年8月15日,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2023年8月15日,第二批10名幸存者后代接过证书;2024年10月重阳节当天,第三批9名传承人颁证仪式举行。前三批认证工作,为历史记忆的代际传递筑牢了根基。
前三批传承人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为主,他们通过口述家族历史、梳理文献资料等方式,主动投身历史真相的传播事业,让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在传承中不断强化,也为后续传承人的加入积累了宝贵经验,让这支队伍愈发稳固。
国际友人点赞传承行动:“传承记忆,增进理解与认知”
今天,援华抗日国际友人乔治·何克的外甥马克·托马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之侄埃里克·福斯特、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等中外嘉宾,共同见证了第四批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
“如今从中国传出的很多故事都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忘了,这些故事必须被更多地传播,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马克・托马斯感慨道,“如果相互理解,就有可能展开对话。我向往和平,但没有这种理解,和平的机会就很渺茫。传承历史记忆,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增进理解与认知,从而守护和平、远离战争。”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荷兰籍编辑潘妧纱说:“时光流逝,幸存者们相继离我们而去。若我们的历史就此湮灭,那还有什么能被铭记?这正是我们此刻站在这里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铭记与传承,让那些历史被永远铭记。”